临近教师节,在天津大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下讲台,走出实验室和办公室,承担起了物资配备、送餐、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他们当中有教授、科研人员、辅导员。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他们在一线用心筑起一道温暖防线。
晚上八点半,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连若绮和几位志愿者一起,为在宿舍静止的学生送去夜宵和次日的早餐。作为新入职的辅导员,连若绮还没有太多时间去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就开始在新生入学、新生周、军训、转运隔离等一系列工作中忙碌起来。
从9月1日凌晨顺利安排学生集中隔离,到完成后续保障工作,连若绮曾连续工作了四十多个小时。当看到需要志愿者给返校静止的学生送餐时,她又第一时间报了名。每个宿舍都要送牛奶一箱、面包、鸡蛋、火腿等若干,要把这些食品一一摆放到分布在4层楼的宿舍门前,连若绮和大家忙碌了一个多少时才送完。“在这次疫情中,我的很多学生都主动报名志愿者,参与各项服务,”连若绮表示,辅导员入职时“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的宣誓言犹在耳,自己应当以身作则,以党员和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投身教育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才更有资格去引导和培养学生。
从一个“何妨一下楼”的科研工作者,变成既能负责学生工作,还能服务核酸检测的“全能型”教师需要几天?精仪学院博士后李青只用了一周时间。
9月1日,李青接到学院需要教师驻校的通知后,二话不说就回到学校。几天来,她协助辅导员完成人员信息等各类统计,帮助在宿舍静默的同学们协调学习生活遇到的问题,还抽空在操场上做起了核酸检测志愿者。为了不耽误科研工作的进度,李青牺牲了更多自己休息的时间,常常在实验室待到深夜。
教师节前夕,李青又报名成为核酸检测志愿者,为返校静止的同学们提供“上门服务”。从穿好防护服,到敲开一扇扇门完成检测,一趟工作下来,往往需要两个小时。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汗水已经浸蚀衣背。“这段时间入校的工作让我切身体会了防疫工作的辛苦。”李青说,”每一项圆满完成的任务背后都有许多人任劳任怨的默默付出,天大这个大家庭的凝聚力让我感动。能在自己第一个教师节前有这样的经历意义非凡,它让我更深刻地看到了人民教师所承担的责任。”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们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面对疫情时,他们化身学生生活的管理员、纾解心结的疏导员、校园安全的守护者。
“非常感谢学部和在隔离期间帮助过我的每一位老师,正是因为他们日夜的倾力付出,我们才能安心、安全,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讲了一堂责任与担当的大课,”医学部2022级研究生韩志霖表示,“时值第38个教师节,我要向了不起的老师们致敬。”(来源: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