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国科技活动周,“上科大·科技云频道”本周线上开讲。两位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科学家团队资深科学家,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霁教授和大科学中心、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志教授,带来了两场精彩的科普讲座,与超千位观众在线共度“科学”周末。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人体最复杂的部分。它仅重1.4千克,却控制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它的疾病机制复杂,长久困扰着人类社会。5月28日,胡霁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与大家一同探索了“三磅的宇宙:关于大脑的奥秘”。胡霁从神经科学的历史讲起,向观众介绍了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分享了神经科学的特点、前沿研究和未来方向,让观众对大脑与神经科学、对脑科学家在做什么有了深入认识。
理解大脑最终才能理解我们自己。在线观众对大脑充满好奇,围绕当下常见的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疾病,以及国内外、中西医对大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疑问,并与胡霁进行了交流。
5月29日,刘志以“一沙一世界:从兵马俑的颜色说起”为题分享了科研工作者通过科学看历史的故事。由于没有天然的紫色颜料,兵马俑上的紫色颜料引起了刘志的兴趣。紫色颜料是真的吗?“中国紫”的来源是“埃及蓝”吗?用大科学装置看“一粒沙”,正是通过X射线、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探测手段,科研人员看清了“中国紫”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体相元素分布,了解了千年前的合成过程,也拓展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刘志表示,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在制造自己的工具去解密未知,搭建未知与已知的字典。上海光源和上海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就是我们探索微观世界的“探照灯”和“闪光灯”,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微观世界的精彩。观众中有对同步辐射十分了解的专业人士,也有历史与文物爱好者,大家纷纷表示对刘志的下一次科普讲座充满期待。
无论是脑科学研究,还是对微观结构、宏观文化的探索,都愈发需要交叉学科的合作。在讲座的最后,两位教授也给大家留下了思考问题,希望大家永葆好奇心,学习吸收不同领域的新知识,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历史、创造美好生活。
在校园准封闭期间,上海科技大学师生们在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同时,开展科普讲座、分享课堂实录、制作科普视频、解答科学问题,把自己对于科学的热情与认识传递给更多人。“上科大·科技云频道”也将继续为大家放送更为丰富的优质科普内容。
科技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索,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在此向“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的科技工作者们致敬!(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古典学系成立
3月26日,四川大学古典学系成立大会在学校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788 )人阅读时间:2025-05-06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大学校长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
5月5日,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大学校长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4...(972 )人阅读时间:2025-05-06“重塑人文学 外语何为”专家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重塑人文学 外语何为”专家研讨会日前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世纪报...(716 )人阅读时间:2025-05-06清华创新研究院举办第三届能源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日前举办建院10周年暨第三届能源...(758 )人阅读时间: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