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内箫管之声、羯鼓之鸣,一阵阵不绝于耳。伴随着“朝天子”曲牌的响起,我校携手上海昆剧团共同打造的全国首部学生版昆曲《长生殿》惊艳亮相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国校园戏剧节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创办的国家级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发出这一声声悦耳昆腔的并非科班演员,正是出于对昆曲热爱与执着的普通学子。在华丽舞台和动人旋律的映衬下,他们的表演充满了情感和投入,赋予古老故事新的活力与意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昆曲盛宴。
此次学生版《长生殿》是由来自同济大学等15所学校的27位大学生完成,相当一部分成员是2021年首演团队的成员,还有部分学生今年刚通过选拔和培训加入剧组。该剧由“定情”“密誓”“惊变”“埋玉”四折组成,由同济大学校友王悦阳整理改编自上海昆剧团的精华版《长生殿》。“定情”一折的场面最为宏大,内侍、大臣、宫女们站了满满一台。“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金钗钿盒帝妃定情,这一段美妙的爱情故事由来自同济大学的王佳鑫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王卫卫演绎。“埋玉”一折历来是《长生殿》中最难演的折子戏之一,来自同济大学的蔡筱君与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潘怡麟情感饱满,高腔低啭,精彩演绎帝妃的生离死别。年轻学子们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学生版《长生殿》能再次圆满呈现于舞台,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激动地表示:“这部昆曲传世之作,历经岁月长河,由昆曲‘传’字辈老师世代传承,薪火相传至新时代的莘莘学子,今天成功献演于中国校园戏剧节的舞台上,新老学员济济一堂,说明这个昆曲普及推广的方式有迭代、有未来。从2020年启动至今,有‘百戏之师’美誉的昆曲艺术,在代代昆曲人、昆曲爱好者的坚守与传承下,犹如星火燎原,熠熠生辉。我们期盼着昆曲能在青年群体中延续其魅力,深深扎根,让更多的年轻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与熏陶。同时,也期待昆曲的种子在校园汲取更多青春养分,焕发新的生机,呈现枝繁叶茂的繁荣景象。”
中国戏剧家协会一级巡视员陈海滨为剧组颁发获奖证书。校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和谷好好在演出前后分别慰问同济师生,鼓励大家今后更加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组在深圳期间还受邀参加了“戏剧在校园”主题对谈活动和戏曲进校园活动,与深圳高校师生互动交流,推动校园戏剧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