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朱彦武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题为“Long-Range Ordered Porous Carbons Produced from C60”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常压条件下通过化学电荷注入技术,将富勒烯C60分子晶体转变为聚合物晶体和长程有序多孔碳(LOPC)晶体的相关进展。LOPC晶体是由C60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新型人工碳晶体,既具有多孔特性又保留了C60分子晶体的长程有序特征。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实现了上述材料的克量级制备,系统表征了其微观结构、谱学特征、结构衍化和电学性质;发展了电荷注入方法辅助实现C60分子间界面的原子级精度调控,为碳基晶体材料研究提供了一种“拼乐高”式的制备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飞特任副研究员(实验)、倪堃特任副研究员(理论)、东南大学徐涛副教授(球差电镜表征)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Rodney. S. Ruoff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获得了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的支持。(来源:中国科大)
中国科大在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碳减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基于我国市政污水处理设...(869 )人阅读时间:2023-01-30袁志刚教授团队发现地球弥散极光形成的新途径
1月27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649 )人阅读时间:2023-01-30“陕”耀光芒院士专题片拍摄座谈会在西安交大召开
1月20日上午,“陕”耀光芒院士专题片拍摄座谈会在西安交大召...(763 )人阅读时间:2023-01-29奔赴一场科学与艺术之约
为丰富上海交通大学留校过年学生的文化生活、传播科学精神,1月...(533 )人阅读时间: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