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登录 注册

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化

中国诗美与千古传承

时间:2022-05-04 12:51:37 来源:网络作者: 综合报道

4月29日,国际教育学院第58期知华讲堂——“中国诗美与千古传承”在腾讯会议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大学翻译研究出版中心主任、中国语言教育协会副会长赵彦春主讲,国际部党委副书记、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秀猛主持,吸引了277名中外学生共同聆听。



讲座伊始,赵教授就抛出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深思“中国的诗歌有什么特别之处?”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享誉世界的诗国。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内容丰富。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赵教授以最早的诗歌A Song of the Sling(《弹歌》)为例阐述了中国诗歌的起源及主要特征。



《弹歌》是中国上古时期的歌谣,是一首二言诗。全诗仅八个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两字一音步的短促节奏,与弹射迫促的音响相关联;语言朴素有力,八个字组成四个动宾结构,概括出制造和使用弹弓的过程,又表现出与自然斗争的豪迈气概,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描写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赵教授强调诗歌语言特别要有押韵、有节奏感、富有音乐性,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接下来,赵教授给上海大学的国际学生们分享了他所翻译的杰出的教育家,上海大学的创办者及首任校长于右任创作的诗歌《国殇》来讲述中国诗歌的千年传承。



《国殇》是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全诗共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去世后站在台湾的高山顶上望祖国大陆、望故乡的所见所想。

第一节,起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是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安葬意愿,直白而深沉。“望我大陆”紧承上句,道出作者想如此安葬的缘起和目的。“大陆”前加一“我”字,体现了于先生台海两岸是一家的祖国观念,虽然身在台湾,但是大陆也是“我”的,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望”者是作者的魂魄!大陆令作者如此倾心,以至于死后的魂魄也要去望!死后尚且如此,活着时当然无时无刻不牵挂!这是一份多么执着的苦恋啊!

第二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交代了安葬在高山之上的另一个目的——望见故乡。客居台湾十几年的诗人无时不思念陕西老家和结发妻子,思念失散的骨肉。诗人此时已是垂垂老矣!叶落归根,狐死首丘,人越年老越想回老家。

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正是作者想象中的所见,景象苍茫、空旷。这两句本是成句,从手法看是用典,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川》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西北大草原的景色,表现了牧民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国有殇”化用了屈原《九歌·国殇》中 “国殇”一词,“国殇”指为国死难者,南朝诗人鲍照《出自蓟北门行》中“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句可为印证。“国有殇”即“有国殇”,意为:有一个为国死难者。为国死难者自指作者本人,于右任作为辛亥元老,自比为主义献身之战士,于右任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以“国殇”来自况,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强烈的爱国心和深沉的悲憾。他悲憾于报国的壮志未酬而身先死,悲憾于个人的客死他乡,悲憾于祖国的分裂。

赵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为学生们朗诵了The Death of the State并介绍了中国诗歌之父——屈原。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汉乐府民歌。赵教授翻译的The Chile Song(《敕勒歌》)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随后赵老师细致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集—诗经,并指出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慕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



整个讲座精彩纷呈,此次讲座让留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国际学生语言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国际教育学院通过知华讲堂系列活动,为国际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感知中国、了解中国的平台。(来源:上海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sdword@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访客:32025
本站访客: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