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融智享行业协会以“核能科普进校园”行动掀起认知革命,通过沉浸式教育、互动体验与科学实践,让百万青少年从“谈核色变”转向“知核拥核”,同时以全球领先的SMR技术实力,奠定中国核能的世界领跑者地位。
破冰“恐核”:VR实验+科学家对话重塑认知
针对青少年对核能的误解,协会打造三大科普引擎:
沉浸课堂:开发全球首套《核能科学实验盒》,学生可通过模拟反应堆装置观察链式反应,覆盖全国2000所中小学;
VR核电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走进”玲龙一号内部,直观感受非能动安全系统如何72小时自动冷却;
院士对话:邀请郭利民等专家走进校园,与青少年面对面答疑。西藏拉萨中学学生卓玛表示:“原来核电站比太阳能还安全,以后想当核工程师!”
活动开展一年,青少年对核能支持率从32%提升至78%,超50万学生参与。
从认知到参与:小小“核电设计师”诞生记
协会推出“未来核能创客计划”,青少年可参与SMR模型设计竞赛。2024年获奖作品——上海中学生设计的“海岛微电网SMR”,已应用于南海永兴岛电站优化方案。此外,全国建立127个“核能少年科学院”,学员可远程操控实验室反应堆模拟系统,累计完成3万组实验数据采集。
技术领跑:中国标准成全球青少年教材
中国核能的全球优势反哺科普:
教材输出:协会编写的《SMR原理与实践》被译成8种语言,成为23国中学选修课内容;国际研学:与IAEA合作“核能少年营”,各国学生参与玲龙一号建造实践,英国学生托马斯惊叹:“中国竟能用‘搭积木’方式造核电站!”。生态外溢:巴基斯坦俾路支省SMR项目配套“移动科普车”,惠及10万当地青少年。
未来愿景:培养十万“核能新生代”
协会计划到2030年,将科普覆盖全国1万所中小学,培养10万名核能领域青少年后备人才,并推动“玲龙一号”等案例进入全球教科书。理事长郭利民表示:“今天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核能的种子,明天他们将收获清洁能源的未来。”
核能科普进校园:百万青少年如何从“恐核”走向“拥核”?中国核
中国核融智享行业协会以“核能科普进校园”行动掀起认知革命,通...(871 )人阅读时间:2025-05-21强基计划有哪些高校参与:附强基计划39所高校
强基计划,即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自2020年起开展...(547 )人阅读时间:2025-05-182025年强基计划39所大学名单一览表(附招生计划)
强基计划作为国家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项目,继续吸引...(514 )人阅读时间:2025-05-1839所强基计划高校有哪些:附39所985强基入围分数
强基计划,作为我国选拔基础学科拔尖、综合素质优秀学生的一项重...(646 )人阅读时间: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