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与寒食节有关?
介子推的故事历代流传,赋予了寒食节更厚重的人文底蕴,寒食节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推燕”是寒食节中最具代表的食品,“柳与‘留’谐音,燕在山西介休方言中读作‘念’,其留念追怀之意就此得来。”介子推传说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国华说。
寒食祭祖在唐代以前被视为“野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得到官方正式承认。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相连,为方便官吏在寒食节扫墓,唐代时两节合并休假,节俗也逐渐融合。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