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由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舞蹈教研室策划的“各美其美“——艺术学院2022-2023秋季学期舞蹈美育教学课程展示举办。
院党委书记赵根成在开场中谈到,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美育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持专业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协同发展,以专业艺术教育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努力建设具有华中大鲜明特色的美育教育高地,受到校内师生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此次舞蹈美育课程教学展示的内容均来自艺术学院开设的校素质教育通识课及艺术实践课课堂,呈现“各美其美”、百花齐放的精神风貌。
教学展示伊始,龚雪莹老师介绍公选课《中国古典舞身韵认知与体验》的基本教学情况后,同学们展示了完整的《手之语》身韵组合。婀娜多姿的身段,搭配上灵巧的双手,同学的表演绽放出精彩的光芒,让在场观众沉浸于充满诗意的手部语言的表演中。
艺术实践课《中国古典舞剧目体验》(学生一班)的老师和同学们以一出《苍兰诀》,为在场的观众带来一阵“古典之美”。在悠扬的旋律下,演员身着紫色薄纱,在一起一落、一颦一簇中,向观众诉说着那些道不尽的爱恨情仇。
艺术实践课《中国古典舞剧目体验》(教工班)的学员展示剧目《水瑶扇影》。往日站在讲坛上的他们,此刻穿着颇具古典韵味的舞服,在舞台上随着旋律而变换着舞步,尽情书写着他们对中国古典舞的理解与热情。
三门教学课程展示完成后,艺术实践课《中国古典舞剧目体验》(学生二班)的同学以剧目《梦华录》亮相舞台。粉色华衣下,同学们翩然起舞,带领在场观众穿越回那个充满情愫的年代。
一曲刚劲的旋律响起,艺术实践课《中国古典舞剑舞基础训练》展示了这学期研习的剑舞组合《点剑、撩剑、持剑》。在授课教师胡景博的指导下,同学们以挺拔的身姿和干净利落的动作,好似再现刀光剑影却又荡气回肠的武侠世界。
在古典舞课堂展示结束后,艺术实践课《现代舞:身体感知与创造》(78班)的同学在朱心韵老师的指导下,展示了他们学期习作:《倦》。同学们以独具创造性的动作和表情,展现着对于“倦”字的理解,也为我们呈现了舞蹈作为一门身体艺术的可塑性。
艺术实践课《现代舞:身体感知与创造》(56班)的同学们则展示了他们带来的原创作品《流动的关系》。这部作品借助道具气球,配合肢体语言的展示,阐释了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以流动。
民族舞课堂是此次课程教学展示的最后环节。由刘旭辉老师授课、来自艺术实践课《民族舞蹈认知与体验》(男班)的同学展示了独具韵味的藏族舞蹈组合《弦子舞情》。身着民族服饰的同学们再现了藏族传统舞蹈中的经典动作,呈现了男性舞蹈的力量之美。
公选课《中国传统节日里的民族民间舞》的同学展示了傣族传统节日《赶摆》,授课教师曾希卓强调节日之于各民族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通过节日体验、音乐欣赏、服饰穿戴以及基本舞段传习,再现傣族传统节日的场景。
来自艺术实践课《中国民族舞蹈体验》(教工班)的学员献上了蒙古族舞蹈之手臂元素训练组合。这段表演集中展现了蒙古族舞蹈具有标志性的柔臂动作,为在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享受。
来自艺术实践课《中国民族舞蹈体验》(学生班)的同学则通过蒙古族舞蹈之肩部元素训练组合,向现场观众展示了本学期的阶段学习成果。刚柔兼备的舞姿下,同学们摆动着双肩,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豁达与豪爽的性格。
院长沈诚在最后总结中谈到,舞蹈美育是面对全体师生的教育,近年来学院不断引入美育优质资源,不断拓宽公共美育发展新格局,充分彰显舞蹈美育的育人价值,体现了“各美其美”的自由与包容和全校师生向美向善的追求。此次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舞蹈教研室所有教师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学院的支持与帮助。未来,舞蹈教研室将继续完善舞蹈美育课程建设体系,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美育课堂。
副院长兼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汪峰参加活动。活动由舞蹈教研室负责教师曾希卓主持。(来源: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