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登录 注册

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知识

第十三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CIEL-13)在线上举行

时间:2022-06-13 13:38:55 来源:网络作者: 综合报道

6月4日至5日,第十三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CIEL-13)在线上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文学院主办,山东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实验中心承办。“词汇扩散”理论的提出者、语言学泰斗、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名誉主席王士元教授出席会议。会议围绕语言演化的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QQ截图20220613133936.jpg

开幕式于4日上午8时开始,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刘娟副教授主持。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研讨会作为跨领域、多学科、关注前沿问题的大会,为山东大学加强人文学科发展和融合,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共担新文科建设的使命,成为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阵地。

王士元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山东大学语言学学科的地位,高度赞扬了山大以钱曾怡教授为首的方言学科在汉语官话方言记录和比较研究中的扎实贡献,希望山东大学依托多学科语言科学实验中心,利用已有的语言学术成就,帮助社会解决迫切的问题。

开幕式之后,大会安排了五场主旨演讲,由南开大学石锋教授和北京大学汪锋教授主持。王士元教授作题为“New Challenges for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的演讲,回顾了近年来遗传学和神经科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并指出这些进展为未来演化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随后,芝加哥大学Salikoko S. Mufwene教授、印第安纳大学Paul T. Schoenemann教授、澳洲拉筹伯大学David Bradley教授、香港理工大学David Li教授依次发表演讲,从语言的系统发育、大脑的认知进化、汉语在汉藏语系中的分化地位、汉文笔谈的跨文化交流等多个视角讨论了语言的演化问题。

4日下午至5日上午,大会安排了36场分组研讨报告和24场线上交流,内容涉及语言作为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语言演化与人群演化、语言的共时与历时研究、方言的形成与演化、语言演化的考古和化石证据、语言的横向传递与纵向传递、语言与大脑、语言与老龄化等多个主题。其中,刘娟副教授报告的“Functional Load of Chinese Tones and Tonal Evolution”是对汉语声调演化底层动因的理论探索。

5日下午,大会进行了四场特邀嘉宾演讲。石锋教授报告了语言中的连续统现象。复旦大学陈忠敏教授报告了音类的音征与语音演变问题。汪锋教授讨论了苗瑶语中的茶,涉及历史音变问题。山东大学荣聘教授张树铮特别为大会准备了论青岛方言的形成的报告,从地理沿革、人口移动、性别增减的角度,用翔实的史料论证了青岛方言的形成过程。山东大学汉语言研究所所长岳立静教授主持特邀嘉宾的大会报告。

闭幕式上,下一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承办方进行了介绍与邀请发言,刘娟副教授作总结。

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线上旁听人数累计达到1346人次。(来源:山东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sdword@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CIEL-13  
本站访客:30818
本站访客: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