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登录 注册

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知识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供应链管理

时间:2022-06-04 14:50:23 来源:网络作者: 综合报道

近日,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供应链管理及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线召开。400余位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美国、瑞典的专家学者围绕“典型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管理策略”和“重大突发事件下供应链管理策略与方法”两个主题展开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就治理和抗击疫情实践、新冠脆弱指数构建、新常态下的物流网络、弹性供应链、库存管理、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为总结中外抗击疫情和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的经验教训、丰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了学术借鉴。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天浩和张建军以《考虑需求紧迫度的重大疫情应急物流动态优化策略研究》为题,针对城市在隔离管控期间的物资配送公平性和准确性问题,在考虑物资需求紧迫度因素、构建考虑“隔离”措施的传染病模型的基础上对四类应急物资需求进行了预测。针对武汉和上海实例研究发现,在疫情封城期间对应急物资进行分级、分类和提前预测,有助于提高配送的准确性、降低物资配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避免资金的浪费。

同济大学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瞿嘉毅和黄官伟在题为《基于区间直觉模糊理论的德国新冠肺炎疫苗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的报告中分析了德国由于新冠病毒疫苗需求急剧上升、全程冷链的特殊性等所引发的疫苗供应链中断情况。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疫苗本地越库运输模式比工厂冷链直送模式和交叉对接运输模式在时效上更快,对于医院或疾控中心的响应更及时,并从物流环节、客户需求、疫苗供给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识别了疫苗供应链风险,生成了以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端到端采购、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清单,进而建立了适合德国本土新冠病毒疫苗的供应链网络规划模型以平衡风险和成本。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马浩和霍佳震在题为《构建中国的省级新冠脆弱性指数,作为疫情应对和边境开放的基础》报告中,从社会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医疗健康资源、新冠流行病学四个领域筛选出14个变量并构建了中国各省的新冠脆弱性指标,据此把大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三个层级:“优势地区”“一般地区”和“劣势地区”,并为边境开放提供了针对性建议:在短期内,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根据该报告设计的脆弱性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规避策略,“优势地区”可以逐步放松管控,恢复正常社会生活;“一般地区”可以采取中等强度的防控策略,以平衡经济发展和防控成本;“劣势地区”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控策略,以免疫情造成医疗资源挤兑。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Benjamin Nitsche博士在题为《界定国际物流网络新常态:COVID-19大流行的教训和影响》的报告中基于对德国25名物流经理及37名专业人士的调查,探究了企业如何通过危机管理应对未来挑战,提出了建立家庭办公基础设施等提高供应链韧性、基于国家之间的差异来增强跨国的柔性和联通性等策略。在物流未来的发展前景上,Nitsche认为企业应通过数字化为决策自动化创建基础,并提高全球物流网络的可视性,同时应用人工智能开发早期预警系统,实施更灵活的方法,更好地管理波动性。

柏林工业大学Axel Werwatz和Lars Tasche在题为《德国的EMS系统及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的报告中介绍了德国的应急医疗服务体系及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运作方式。在应急物资供应方面,德国采取了非中心化的运作方式,主要依靠一个相当分散的由私营企业、专业化机构和全球贸易构成的体系来满足其应急物资供应需求。在分析了在大流行早期在应对应急物资需求--特别是个人防护装备的需求--方面遇到的问题之后,讨论了德国在应急物资供应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确保在未来灾难性卫生事件中能够提供充足的应急物资供应。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Felix Sievers博士作了题为《供应链中断的时代——寻求一种利用缓解能力和增强供应链弹性的方法》的报告。Sievers认为,由于供应链的全球化扩展及其复杂性的提高,新冠肺炎疫情和无处不在的风险性事件很容易导致供应链中断。因此,企业需要实施缓解能力,以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并减少大规模中断的严重影响。研究通过30次专家访谈并基于“德尔菲”法进行了两轮调查,确定了七个相互关联的总体维度,即管理危机能力、组织间网络、组织内网络、市场地位、业务结构、业务流程和社会资本,以指导在中断前阶段、中断时阶段和中断后阶段实现供应链弹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动态框架,确定了75个主题,以为企业构建供应链弹性提供更高层次的细节

法国欧洲高等商学院(ESCP)Christian Durach教授在题为《经历灾难性事件对库存决策的影响》的报告中,探讨了重大突发事件对企业的库存决策所产生的影响。Durach表示,由于特定自然灾害等低概率高后果(lp-hc)风险事件的特点是历史和科学数据的可用性有限,管理者必须部分依靠自己的感知,而基于感知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往往因之前受lp-hc事件影响而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其财务绩效。为此,研究对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GEJE)恢复后阶段制造商的原材料(RAW)、在制品(WIP)和制成品(FG)的库存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风险厌恶型公司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更为明显,从而得出RAW库存调整部分基于风险感知,而WIP和FG库存则基于经验学习进行调整。

来自同济大学的周一卓在题为《中德重大疫情供应保障能力建设分析》的报告中,利用所收集到的学术界、工业界和医学界的各类访谈数据,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估实验室(DEMATEL)方法,分析和划分了重大疫情下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的因果因素、结果因素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比较了中德两国根据各自不同国情制定基本战略、长期解决方案和短期措施时所考虑的关键因素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为完善重大疫情应急保障体系的规范化和差异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来源:同济大学)

QQ截图20220604145428.jpg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sdword@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本站访客:55782
本站访客:55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