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举办研究生专业前沿讲座之“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艺术比较”。讲座由南开大学中文系1981级校友王丽文教授主讲。
王丽文介绍了《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两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并指出本次讲座旨在通过作品的比较,使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刻、精准的理解两部小说。
王丽文从叙事手法、戏剧因素、典型形象和艺术风格四个方面的艺术比较展开讲解。从叙事的视角来看,《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首次采用限知叙事,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叙述人多角度符合叙述的方式。《儒林外史》则以人物视角为主要叙事视角,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在叙事结构上,《红楼梦》多条线索齐头并进、相互连接又相互制约的网状结构。《儒林外史》以一条明确的思想线索统摄全篇,形成连环短篇结构。
从戏剧因素方面看,王丽文通过作品中的情节生动地进行比较,提出《红楼梦》中戏剧因素的运用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儒林外史》则常借用戏剧因素达到夸张反讽的效果。依据不同小说的创作逻辑、写作内容,在形象刻画上会呈现不同特点。
王丽文以林黛玉、严监生等典型人物为例,提出《红楼梦》是全景式画面,需要刻画多面立体人物,展现其个性与心态。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常抓住人物的某个侧面着重下笔,达到讽刺效果。从艺术风格方面分析,《红楼梦》写实与诗化相融合,化俗为雅,实现了古代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儒林外史》则将夸张手法极致发挥,实现悲喜剧的杂糅与突转。
讲座最后,王丽文教授将两部作品总结为“双峰对峙、二水分流;双星闪耀、各美其美”。
通过讲座,与会同学表示,对《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两部作品的内容与艺术成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来源: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