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记待我就像亲人一样,社区的工作人员时不时就上我家帮我做家务,帮我买生活用品。”回民区三顺店社区景观小区的回族老人甄桂花说。年届九旬的甄桂花是一名孤寡老人,她的老伴、儿子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三顺店社区党委书记李一芝经常上门慰问老人。甄桂花成为三顺店社区“红石榴驿站”重点关注、关心、帮扶的对象。“有了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关怀,我这心里别提多温暖了!”甄桂花说。
三顺店社区只是呼和浩特众多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结亲困难群众、宣讲民族政策、参加现场接访、化解问题矛盾、办结一批实事的“五个一”行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全力营造各族居民共融共乐的良好居住环境。
同时,推动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和区域内双向交流,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包容欣赏、相互学习帮助,开展了青城石榴籽“五个一点”行动、“石榴籽 手拉手”中国少年生态行同心营交流展示等活动,推出大青山万里茶道红色之旅、城市之根黄河之旅、黄河岸线非遗之旅、昭君和亲文化之旅等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旅线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窗口,让文旅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助推器”。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呼和浩特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讲堂”“红石榴驿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创新打造“团结奋进号”公交专线、“民族团结”主题地铁车站、车厢移动展现阵地,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符号。广泛开展“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国”主题升旗仪式、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童心向党筑梦北疆 民族团结共创未来”巡回展演、“永远跟党走、文明同我行”等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同时,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不断促进各民族群众语言相通、心灵相通。聚焦青城文脉历史沿革、敕勒川大地人文风情,结合长城、黄河等中华民族重要形象标志,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北疆文化”内涵,开展“北疆文化 青城印记——寻迹文化符号集群”活动,打造“青城文化讲坛”品牌,召开“把脉青城研讨会”,举办“文化名人北疆行”活动,围绕“三北精神”、红色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开展各类题材文艺创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北疆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和传播呼和浩特独特而有内涵的城市形象风貌,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树立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认同,全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如今,在美丽青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一幕幕各族群众心手相牵的温馨画面,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各族群众心田,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美,民族团结果实越结越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时俱进,幸福城市的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呼和浩特将继续坚持把事关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民生大事,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个难题、回应好群众的每一个期盼,让城市更温暖、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