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巴州区依托义务“世界小商品之都”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义务来单、巴州生产”来料加工模式的“卫星工厂”,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分层布局。按照“总部+分基地”布局思路,建成以化成镇赵家湾村聚居点为加工总部,天马山镇、曾口镇等乡镇为分工厂的总体布局,实现业务、人力、物流等资源互通。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5个加工基地,实现1200余人就地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2.5万元。
畅通渠道。依托“义巴通办”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开设来料加工服务站,开通资质审核、业务咨询、订单推送等功能,畅通服务渠道。携手义乌商城集团,在全球采购平台开设“卫星工厂”对外协作信息发布区,通过“企业线上下单、工厂线下接单”模式精准分配订单。
强化激励。实行“绩效+补助+返点”激励机制,鼓励有经商办厂经验的人员竞聘车间经纪人。通过“发放补贴+最低工资”的形式,引导返乡创业就业人员、低收入农户等重点人群从事车间生产。建立“集中培训、师傅带训、企业帮训”培训体系,目前梯次培养经纪人40余人、车间工人2000余人次。